Article Information
- 文章资讯
UC Financial Group关注到,当地时间4月29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调整其汽车关税政策,通过减免叠加征税和阶段性关税补偿机制,试图缓解汽车行业对供应链成本攀升的担忧。根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披露的方案,已缴纳25%汽车关税的企业将不再承担钢铁、铝等其他品类的额外关税,同时针对外国零部件的25%关税将改为两年期阶梯式补偿:首年可获美国本土制造汽车价值3.75%的退税,次年降至2.75%后逐步取消。这一调整不仅具有追溯效力,允许车企申请已缴纳的叠加关税退还,还为企业转移供应链争取了缓冲期,预计在5月3日零部件关税生效前完成政策过渡。
此次政策转向正值特朗普执政百日节点,其选择在密歇根州底特律郊外的集会前宣布措施,凸显政治考量与产业诉求的双重逻辑。作为美国汽车工业核心地带,密歇根州在2024年大选中为特朗普贡献了关键的16张选举人票,而当地车企因关税叠加已面临年均数十亿美元的利润损失。分析认为,特朗普试图通过"关税减负"重塑"制造业保护者"形象,同时对冲其百日执政民调支持率跌至历史低点的舆论压力。但政策本身仍存争议:一方面,阶梯式补偿机制可能加剧企业短期依赖,长期或难以真正推动供应链回流;另一方面,豁免叠加关税的范围仅限于已缴纳汽车关税的企业,可能引发未被覆盖行业的公平性质疑。
UC Financial Group分析表示,此次调整与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关税政策体系存在内在矛盾。自2025年1月连任以来,特朗普政府已对中国、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10%-125%不等的关税,并以"对等关税"为名推行单边贸易规则。尽管白宫强调汽车关税调整是"精准施策",但政策反复性已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造成冲击。德国大众、奥迪等车企已暂停对美出口计划,而美国本土车企也因钢铝成本上涨陷入两难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特朗普将关税工具政治化的操作,正在动摇WTO框架下的最惠国待遇原则,引发多国通过法律诉讼和反制措施捍卫自身利益。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,这场"百日关税修正"究竟是危机管控的权宜之计,还是贸易政策转向的信号,仍需观察其与后续"对等关税"谈判的协同性。
邮箱:115673580@qq.com
skype:live:.cid.f6de5a51c681c48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真新新村街道万镇路599号